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前天晚上睡前刷账户,看到余额数字时愣了一下——3004621.89元。想起2021年第一次开户,我攥着刚攒的5万块,连“买一卖一”是什么都不知道,买第一只股票时手都在抖。现在身边总有人问是不是有诀窍,其实真没有,我就是个普通上班族,能赚到这笔钱,全靠4个自己摸出来的简单办法,新手看一遍就能懂,今天把细节全拆给大家。
第一个办法:只买“能说清咋赚钱”的公司,陌生赛道绝不碰
2023年下半年,AI概念炒得火热,我隔壁工位的小李天天说“某AI股三天涨了20%”,还把K线图发给我,劝我赶紧上车。我点开公司资料,“大模型训练”“算力租赁”这些词堆在一起,看了俩小时也没弄明白:这家公司到底是卖技术还是租设备?客户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?要是后面没人买它的服务,业绩咋撑得住?
当时那只股票已经连涨了10天,论坛里全是“要翻倍”的声音,但我想破头也没搞懂它的赚钱逻辑,最后还是没买。结果一个月后,这家公司发布业绩公告,说“AI业务营收仅占总营收5%”,股价连着3天跌了18%,小李亏了2万多,连午饭都没心思吃。
而我当时持有的,是一家做连锁面包的公司。为啥选它?因为我家楼下就有它的门店,早上买早餐时总排队,周末还得抢热门款。我查了财报,它连续5年开店数量增长,净利润每年都涨10%以上,就算短期股价跌了,我也不慌:只要大家还爱吃面包,公司就差不了。
这就是我炒股的第一个铁律:只碰自己能说清“业务模式”的公司。不用跟风追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赛道,就看你每天接触的东西——你常喝的奶茶、用的洗衣液、小区门口的便利店,这些公司的生意摸得着、看得见,就算跌了也知道要不要扛,比买那些“名字都念不顺”的公司踏实多了。
第二个办法:用“工资分投”代替“追涨杀跌”,摊薄成本不慌神
刚入市的时候,我也犯过“追高”的错。2022年4月,有只医药股因为“研发出抗癌新药”的消息,开盘就涨停,我想着“第二天肯定还涨”,一冲动就用2万本金追了进去。结果当天下午就开板下跌,收盘时亏了6个点,接下来两天又连跌12%,我慌了神,割肉离场的时候,2万直接亏了4000多。
那次亏完我才明白,新手想靠“猜涨跌”赚钱,根本就是赌。后来我改了策略:每个月发工资后,固定拿出2500块,分成3份,买3只早就看好的、业绩稳定的股票。不管这个月股市是涨是跌,到点就买,不纠结短期行情。
比如我持有的一只银行股,2022年下半年因为市场恐慌,股价从5.3块跌到了3.8块。那段时间,我每个月照样买,有时候股价跌得狠了,2500块能多买100多股。等到2023年7月,这只股票慢慢涨回5.5块,我之前低价买的筹码一下子把收益拉了上来,算下来持有一年多,收益率超过了36%。
这种“工资分投”的好处就是,不用纠结“什么时候是底”——涨的时候少买一点,跌的时候多买一点,长期下来,平均成本自然就低了。新手最容易被短期波动吓住,一跌就割肉,一涨就追高,用这种方法能稳住心态,不用天天盯着盘慌神。
第三个办法:定好“止盈止损线”,到点就走不贪心
去年11月,我手里的一只消费股从15块涨到了22块,收益率刚好47%。当时朋友说“这只股能涨到28块”,我心里也有点痒,想再等等。但想起自己定的规矩,还是在22块的时候全卖了。
结果没过一周,这只股票因为大盘调整,一下子跌到了18块,之前劝我“再等等”的朋友,不仅把赚的钱吐回去,还亏了本金。而我因为提前止盈,把近50%的收益稳稳拿到了手,后来用这笔钱又买了一只低估值的家电股,不到两个月又赚了14%。
这就是我炒股的第三个关键:每只股票买之前,先定好止盈止损线,到点就执行,绝不犹豫。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:单只股票盈利超过30%就止盈,亏损超过10%就止损。这个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调,但一旦定了,就必须严格遵守。
比如我之前买的一只科技股,买入后因为行业政策变化,股价连续下跌,跌到止损线的时候,我虽然心疼,但还是按规矩卖了,最后只亏了9%。如果当时抱着“再等等说不定会涨回来”的想法,后来那只股票又跌了23%,损失只会更大。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“贪心”——涨了想赚更多,跌了舍不得割,最后反而亏得更多。止盈止损线就是“保命线”,用纪律管住自己的手,比什么都重要。
第四个办法:每天20分钟复盘,只看3个关键数据
很多人觉得炒股要天天盯盘,其实我每天花在股市上的时间,加起来不超过20分钟。早上上班前5分钟,看一眼自己持有的股票开盘价和大盘指数;晚上下班后15分钟,花在复盘上。
但我复盘从不看那些复杂的技术指标,就盯三个数据:一是自己持有股票的“成交量和换手率”——如果成交量突然放大,换手率超过10%,就要警惕是不是有大资金在出货;二是公司“最新公告”——比如业绩预告、股东变动、重大合同,这些信息直接影响股价;三是“行业新闻”——比如我持有的食品股,会关注原材料价格、节假日消费数据,这些能判断公司未来的业绩。
今年3月,我看到新闻说“小麦价格大幅下跌”,而小麦是面包的主要原材料,原材料降价会降低公司成本,提高利润。我当时就判断,手里的面包股可能会有行情,结果接下来一个月,这只股票涨了21%,我趁着高位止盈,又赚了一笔。
复盘不是让你“预测第二天的涨跌”,而是通过每天积累的信息,更了解你持有的公司。新手不用把复盘搞得太复杂,抓住关键数据,养成习惯,比天天盯盘更有用。
三年时间,从5万到300万,我没靠过运气,也没学过什么高深技巧,就是靠这四个简单的办法,一步一步稳扎稳打。期间也有过焦虑,有过亏损,但每次都靠着这些规矩调整过来。
现在经常有人问我:“现在股市波动这么大,新手到底该先学技术还是先练心态?”也有人说:“我没那么多时间研究,是不是就不适合炒股?”其实炒股没有那么难,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,不盲目跟风。
你觉得对于刚入市的新手来说,是先把一只股票研究透再买,还是先分散买几只低风险股票,更能降低亏损概率呢?
⚠️声明:所有观点均是个人投资心得体会,和个人身边真实案例分享,供大家交流讨论,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。请大家别盲目跟风,盈亏自负!成年人要有自己的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阳网-上阳网官网-配资网官网-正规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