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这几天,网络名人罗永浩与知名连锁餐饮集团西贝的“预制菜纷争”愈演愈烈——先是罗永浩发博公开吐槽西贝“几乎全都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”,后是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称,“西贝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”,并称“一定会起诉罗永浩”。罗永浩随后连发数条微博反击,同时发布10万元悬赏,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“真凭实据”。9月12日上午,罗永浩再发博文表示,天下苦预制菜不透明久矣。他不反对预制菜,终极诉求只是让消费者获得知情权……这场备受关注的“口水仗”是如何打起来的?双方都亮出了哪些底牌?各方的反应如何?预制菜究竟是不是“洪水猛兽”?上游新闻(报料邮箱:baoliaosy@163.com)记者进行了采访梳理。
\n“口水仗”不断升级,罗永浩:我不反对预制菜
\n双方的“口水仗”,源于罗永浩几天前在社交平台发的一篇博文。
\n罗永浩发博文吐槽西贝,引发关注。网页截图
\n9月10日,罗永浩发文吐槽著名连锁餐饮品牌西贝莜面村:“好久没吃西贝了,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,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,实在是太恶心了。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,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。”随后西贝工作人员回应称,牛大骨是每天现煮的,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,不存在预制。另外,店内的炒菜每天都是新鲜的蔬菜到店,现场炒制。
\n事后,“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”“西贝回应被吐槽是预制菜”等话题迅速冲上多平台热搜,相关微博话题冲上全国热榜第二,点击量突破2500万,引发多方关注。
\n9月11日晚间,西贝创始人、董事长贾国龙出面回应,对罗永浩的用餐进行了情景还原,表示“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”,并强硬表态:一定要起诉罗永浩。贾国龙抛出了两个关键细节:罗永浩一行人当场反馈“挺好”,且结账时累积了会员积分。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他发布“真恶心”微博的“1个小时之前”。
\n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条微博反击。个人微博截图
\n西贝方面还宣布,从9月12日起,西贝全国370多家门店将面向所有消费者开放后厨,消费者可以在保证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参观任何一道菜品的制作过程。同时,西贝也将于12日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“罗永浩菜单”。
\n面对西贝方面“一定会起诉”的强硬表态,罗永浩展现了更为坚决的姿态:“嗯,我准备好了。”
\n罗永浩随后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条微博反击。他逐条驳斥了贾国龙说法,同时发布十万元悬赏,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“真凭实据”,“如果有录像之类的,法律上可以采信的真凭实据,奖励十万元。”他还呼吁了解西贝内幕的现役或退役员工,通过私信与他联系。
\n对于贾国龙两次提到的“罗永浩当面说挺好”的核心细节,罗永浩给出了他的版本。“走的时候服务员问我们怎么样,我不想难为服务人员,所以就说了句‘挺好的’。”罗永浩在微博中解释,“这也好意思拿来说事?”紧接着,罗永浩对当晚的菜品口感给出了详细描述。“羊排像是隔夜重烤的恶心味道,葱香烤鱼其实是味道醇厚的葱‘腥’烤鱼,而且也是隔夜重烤的味道。”他补充称,莜面汤“百分之百是隔夜的味道”,连他最喜欢的牛肉土豆条也感觉是“隔夜的炖菜”。
\n9月12日上午,罗永浩再次更新博文称,“天下苦预制菜不透明久矣。希望这一次的事件,能够推动中国预制菜相关立法尽快实现。再强调一遍,我不反对预制菜,我的终极诉求只是让消费者获得知情权。”
\n悬赏令下网友发图“堂食袋装”,西贝称外卖堂食都现制出餐
\n据澎湃新闻报道,11日晚,接近罗永浩的人士向记者回应称,“在大家看来,中央厨房、食品工厂出来的菜都是预制菜。而且网上有证据表明,西贝的中央厨房部分的菜品就是采购的工厂预制菜,贾国龙已经犯了‘众怒’。”
\n西贝强硬表态:一定要起诉罗永浩。网页截图
\n围绕罗永浩吐槽西贝,网友也表达了不同意见。有网友认为,这种在中央厨房加工得差不多的菜品,到门店其实就是复热,“根本没有现做的锅气,主要是还很贵。”也有网友认为,包括西贝在内的很多选址商场的餐饮门店,受到硬件设施限制,不可能现场制作耗时间的大菜,也可以理解。即使是硬件条件可以,顾客也等不了。
\n9月12日,罗永浩的悬赏令发布不久,一位网友便发布了一张图片。罗永浩随即在微博发帖称,读者评论里有人贴出了一张食品外包装的照片,并询问其中标注的“堂食袋装”“非直接提供消费者”是什么意思,同时还@了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。
\n网友贴出一张食品外包装的照片,罗永浩发帖询问“堂食袋装”“非直接提供消费者”。 网络截图
\n上游新闻记者从截图看到,食品名称为“小牛胸饭牛肉包2.5kg(堂食袋装)”包装上标注产品类型为“熟肉制品(非即食)”,生产日期为2024年12月27日,净含量2.5千克,保质期9个月。
\n此外,包装上还明确标注了“食用方法:加热后食用”,并特别注明“非直接提供消费者”。生产厂家为北京市平谷区的一家公司,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联系方式也在标签上显示。罗永浩在微博中对这一标识提出疑问,想了解“堂食袋装”及“非直接提供消费者”的具体含义。记者随后多次拨打包装上所示的联系电话,截至发稿前均无人接听。
\n12日下午,上游新闻记者就相关包装信息致电西贝客服人员。工作人员回应称,该产品并非西贝餐厅堂食所使用,而是公司此前一个名为“小锅牛腩”的快餐子品牌所配套使用的料包,“那个是我们公司之前小锅牛腩子品牌使用的料,不是西贝餐厅使用的。”工作人员介绍,该快餐子品牌已经停止运营,目前已无门店,“如今西贝门店、无论外卖还是堂食,都是现制出餐的,没有使用预制菜。”
\n事已至此,双方各执一词,事实尚未分明。此前公布的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曾提出“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,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”有媒体称,此次罗永浩与西贝之争,消费者关注重点不在预制菜,而在于是否吃得明白,吃得放心。
\n消费者反感的不是预制菜,而是不透明的“科技与狠活”
\n罗永浩与西贝之争,一时间又把预制菜推上舆论场的风口浪尖。
\n西贝创始人贾国龙。图片来源/澎湃新闻
\n自诞生起,预制菜就争议不断。据新京报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曾表示,预制菜产业化是社会快节奏发展、多样化消费以及乡村振兴和食品产业发展的必然。但刚刚起步的预制菜产业化遇到了诸多“成长的烦恼”,尤其是出现对其不科学、不客观的报道时,舆情走向没有回归理性,使得行业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愈发加重。
\n12日,西南地区一所高校的食品专家柯老师(化名)告诉上游新闻记者,2024年3月,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(以下称《通知》),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。
\n“预制菜必须同时具备‘预制化’和‘菜肴’两个特征。”柯老师解释,从预制化角度看,只有经过加热、熟制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才属于预制菜;仅仅清洗、去皮的净菜仍属农产品,不在预制菜范畴;可直接食用的水果、凉拌沙拉,以及三明治、披萨等主食类产品,也都不属于预制菜。此外,中央厨房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做法同样不纳入预制菜范围。《通知》还特别强调,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。
\n目前,有的餐饮企业在门店或菜单上直接打出“拒绝预制菜”字样。业内人士认为,其实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反感,更多的是拒绝防腐剂滥用等“科技与狠活”。
\n在专家看来,预制菜并不是“洪水猛兽”。“合规生产的预制菜符合国家标准,具备严格的监管和规范化流程,不仅有助于保障食品的卫生与安全,还契合快节奏生活对便捷饮食的需求。”柯老师表示,消费者更应当关注的是知情权,“到底是现炒还是预制,企业应当公开透明、明码实价。只要信息披露充分,预制菜完全可以被接受。”
\n诚如食品专家所言,消费者更应关注的是知情权。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告诉上游新闻记者,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规定,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、性能、用途、有效期限等信息,应当真实全面,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。商家应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,做到透明经营、明码标价。同时,《通知》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,旨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这意味着,餐厅在使用预制菜时,应做到公开透明,明确告知消费者哪些是预制菜,让消费者据此做出选择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 李坐廷
上阳网-上阳网官网-配资网官网-正规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